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Community Project Grant – Jockey Club Black Box Theatre Subsidy Scheme – Criticism Scheme
The Article belongs to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Community Project Grant – Jockey Club Black Box Theatre Subsidy Scheme – Criticism Scheme”,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 Critics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Charities Trust and the Jockey Club Creative Arts Centre fully support freedo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The view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in this production do not represent those of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Charities Trust or the Jockey Club Creative Arts Centre.
26/04/2023
《Until the Night Falls Away》——純粹且誠實的情感交流
文︰袁潔敏
Photographer: Wing

近年看香港當代舞演出,有感創作人也傾向強調知性的面向。他們或是透過突破舊有的舞蹈形式框架,反思舞蹈本質,或是以舞蹈梳理特定議題的思考......
25/04/2023
《漂流誌.尋月記》——綢扇與月亮的玩味空間
文︰格子
Photographer: snap_shot_sammy

「月亮」一直是詩人寄情詠物抒懷的對象,因為月有陰晴圓缺,代表人世間悲歡離合......
21/03/2023
《香港叛逆哪吒》: 挪用再挪用
文︰俞若玫
哪吒這個不怕海龍王的叛逆符碼,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非常獨特,不論是在佛經、古典文學《西遊記》及《封神演義》中,他都是反叛好鬥...
06/02/2023
06/02/2023
文︰黎曜銘
《美都理髮廳》是一套由瘋稜劇團主辦,B-Drive Production合辦的劇場作品。故事講述2010年的男主角Justin,在尋找上海街600號時無意中穿越到七十年代的香港,在美都理髮廳重遇...
06/01/2023
馴化是滑稽;馴服是荒誕——《新馴悍記》
文︰鄭樂希
質而不俚,進退有據,淺而能深,不徐不疾。寥寥數句,已道一二。此劇對白之精煉,執導之功架,意念之深遠,節奏之恰當,尤令筆者讚嘆......
06/01/2023
敢於把玩時間的劇場版《Ellie, My Love》
文︰吳俊鞍
Photographer: puifaisam
劇場空間近幾年開始把推理小說改編成劇場演出,先後改編了Agatha Christie、陳浩基和本土推理作家莫理斯的作品。文字盛載了故事情節......
21/11/2022
評《BOYS 2》BL 舞台劇——誠意有餘,但需要更多雕琢
文︰袁潔敏
《BOYS 2》是香港極少有,以男同志愛情故事為主軸的舞台劇作品,它亦是2023年香港同樂運動會合辦節目,從製作單位和文案來看,也是以推廣性別/性向多元為目標而進行的創作......
11/10/2022
難得的《如常…》
文︰朱映霖
《如常…》以婚姻關係為主題,講述一對夫妻日常生活中現實和回憶的小片段,讓觀眾感受這個世界是沒有必然的定律。導演及編劇陳裕恆以小劇場的方式,選擇在賽馬會黑盒劇場上演這套作品......
09/09/2022
《老豆,我係你個仔》:感情的無限冗長
文︰喻汀芷
《老豆,我係你個仔》是一齣關於家庭、親情、告別的戲。故事背景設定在香港的離島長洲,以父親、三兄妹之間「誰來照顧爸爸?」為戲劇衝突,三兄妹各執一詞,老爸在生病坐輪椅後,卻好像失去了甚麼一般⋯⋯
04/08/2022
虛構的異境,真實的瞬間──評《求身門事變》
文︰吳俊鞍
榞劇場舉辦全日制戲劇證書課程已經多年,為坊間尋求演藝訓練的有志者,提供了學院以外的選擇。課程一直以戲劇製作為目標,讓學員從實踐中學到劇場中不同崗位的職責,今次評論的《求身門事變》...
06/07/2022
評逸夫劇社2022年度週年公演《遇溺的豬》
文︰盧宜敬
入場前跟監製聊了幾句,他說,這是疫情以來,逸夫劇社首次製作的實體公開演出。對他們來說,可謂別具意義。大專劇社從來是香港劇界的重要搖籃,不少人在進入香港演藝學院受專業訓練,或是投身業界作為職業劇場...
30/05/2022
重演的意義——評《大戲小做》及《小戲大做》
文︰賴崇欣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少言劇社」在JCCAC黑盒劇場上演《大戲小做》及《小戲大做》,總結過去一屆兩個青年劇場工作坊——第五屆青年劇團及第一屆編作精煉計劃的成果...
19/01/2022
《傾城無方-殘存》保衛戰的歷史與死亡意義
文︰俞若玫
文化身份如同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民族精神亦不是一時一地就能締建,背後總有一段艱辛的歷史,無數英烈的犠牲,才有今天的此地。《傾城無方-殘存》回溯1941年12月歷時十八天的香港保衛戰,即由日本偷襲…
29/12/2021
《溯洄從之》:他們和我之間
文︰俞若玫
到底如何評價帶有治療面向的協作劇場作品?用傳統的劇場美學準則去衡量顯得不適切,也不公允。《溯洄從之》是和青年人長期進行戲劇及身體療癒工作坊的總結展演…
22/12/2021
從《同.不同》到劇場.應用劇場
文︰張潔盈
《同.不同》參與式劇場由「德思戲劇教育工作室」創作及演出,作品選取戲劇教育/應用劇場常用之習式法(conventions approach)作為觀眾互動之手法,探討故事人物——皇子,身處的地方傳統喜…
文︰朱映霖
香港印「蹈」節 — 共融新力量
文︰朱映霖
由BEYOND Bollywood主辦,在一連6日的香港印「蹈」節中以每天不同形式和主題舉辦了關於印度寶萊塢舞蹈(Indian Bollywood dance)的教育專場、工作坊、體驗場、導賞團、分…
18/10/2021
《人魚的聲音》——對既定形象的反思
文︰邵善怡
《人魚的聲音》是《不貧窮藝術節X香港2021》其中一個演出作品,屬創作者之華的首個個人音樂獨腳戲。場刊中見本劇期望能「訴說傳統對女性的心靈的囚禁」,以音樂、獨白,輔以形體,借三代人的故事呈現出女性在…
28/8/2021
感受「原、應、嘆、息」的《夢外四十回》
文︰朱映霖
《夢外四十回》是取材於《紅樓夢》金陵十二釵的故事人物,以古典中國舞的創作加入少量中國戲曲的粵曲演唱,由九位成人及兩位約9-10歲的兒童組成的業餘中國舞愛好者團隊合共一小時的演出。演出分成六個部分…
6/8/2021
突破長者戲劇的可能、打破身心限制的不可能
文︰千山
長者戲劇或許不是於一般劇場觀眾熱門的劇目,主題予人包含社會跨代共融、具歷史文化傳承的教育意義、宣揚和諧互助精神等的刻板印象。由Arts' Options編製的《羅。伯歐與朱麗。葉》選材上突破了以上的…
22/7/2021
《我.媽打.小人》最緊要開心
文︰江祈穎
傳統民間習俗的主題表演絕不罕見,例如追尋習俗之初的起源劇、以習俗作為背景發展故事的文化劇,《我.媽打.小人》則是把「打小人」這民間習俗套入現代都巿與社區生活中,為生活的矛盾與糾結帶來一份紓解的能量…
17/7/2021
《人間蒸發》:一場有關逃離的《變形記》
文︰黎曜銘
看完《人間蒸發》,很難令人不想起卡夫卡的《變形記》。
《變形記》,是奧地利作者卡夫卡的作品。故事講述身為家庭經濟支柱的格里高一天起床,變成了一隻大蟲。而何應權的《人間蒸發》則反其道而行,講述主人翁…
8/7/2021
兩條繩,帶來了人生的光明——評《人生白手杖》
文:吳俊鞍
政府常宣傳要建設傷健共融社會,實際執行的情況卻未必如願。就像今年三月,便曾有新聞報導導盲犬被拒進入餐廳的事件,足見即使在推廣導盲犬計劃多年後的今天,也常有歧視或誤解情況發生...
13/7/2021
展覽式劇場體驗—評《身體印記:眾觀》
文:黃寶儀
《身體印記:眾觀》並非一場典型的舞蹈演出,舞蹈技巧與編舞設計讓位於觀看體驗與舞蹈形式的探索。「展覽式劇場」精準地點出此作的實驗意圖。在展覽框架下的舞蹈演出,會生出怎樣的觀演體驗...
9/7/2021
何謂演義?演義為何?
文︰李博文
何謂演義?據國語辭典,它可解作:「一,詳細敘述道理事實;二,採取史實為筐 架,再加入傳聞而編成的小說,如《三國演義》。」深水埗演義計劃是由社區文化發展中心發起,系列中的劇目由多個劇場藝術家以獨腳戲…
8/7/2021
讓每次創作成為日後的養份
文︰夏如芸
《抵死俱樂部》可能是香港近年難得有業餘團自行創作和製作的奇幻懸疑音樂劇。由入場開始要觀眾經歷的經典火車轉軌決定生死的哲學題…
7/72021
《圓滿探戈》——父與子於一領一隨之間
文︰千山
雙人社交舞於一領一隨之間令人聯想起感情關係的進退,「肉鳥酸劇團」製作的《圓滿探戈》以探戈連繫纏綿碎步的戀人記憶及如履薄冰的父子情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