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的時候我也會不斷尋找這種感覺,這種濃厚的人情味讓我感到很安全;無論在香港做創作還是到外地旅遊或駐留時,我也希望由不同渠道找到這種感覺。」

阮家儀

阮家儀

阮家儀(L3-01)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系。2016 年於北京紅門畫廊作藝術家駐留。她於2019年入圍Sovereign Asian Art Prize,並於同年入選第二届平遙國際雕塑節;並在2021年入圍第二十六屆 ifva 獎。作品曾於香港、北京、墨爾本、紐約、倫敦等地方的藝術館、藝術機構和畫廊展出;廣受私人收藏家及機構歡迎,包括香港恒基兆業、香港登臺酒店、香港婦女遊樂會、上海鏞舍 (The Middle House)、墨爾本Niagara Gallery及Adam Collection。

阮氏的藝術創作側重城市文化和「鄰舍」主題,突顯搜集得來的物件的象徵意義,並將其轉化成獨特的藝術語言。快速的城市發展,香港人身處時刻在變化的社會環境。通過收集這些製成品,藝術家重新發現其長大的城市的人情味。「鄰舍」不單是她作品的主題,亦深深植根於她整個創作歷程之中。

《登陸何處》
圖片提供:藝術家
《The Magic Makers》
圖片提供:藝術家
《The Puzzle III》
圖片提供:藝術家
Q1. J

以光影重疊呈現作品效果最困難的部分是?

A1. A

我很喜歡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一定要是訪問,可能只是閑話家常,吸取靈感,再配合歷史研究,深化藝術概念。我的機械創作,很多時是透過無數次實驗、失敗再嘗試,才研究出來。

深水埗鴨寮街是我的好夥伴,因為我不是讀電工出身,有時遇到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好像這次在藝術館的裝置,電壓A數非常大,電線要很粗才能負荷到,這個需要計數,就是找鴨寮街的師傅幫手,而我的創作通常也是這樣,從來不是一個孤軍作戰的創作。遇到的人很有熱心與人情味,不會是「生意就生意」business is business,很熱心解決問題,而非只顧着生意,這樣也令到我很感動,因為他們幫忙全是由於人情,即使不幫忙亦不無道理。他們教會了我很多!

Q2. J

第一件收集的舊物是甚麽? 什麼機遇驅使你創作這種獨特的裝置藝術?

A2. A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舊物,是一間廠房在香港的最後一件「香港製造」的火車玩具。收集期間老闆告訴我他的朋友曾經在香港設廠,公司名稱是Winning,而他與這個火車玩具就見證着這間工廠在香港轉型的時候,廠房由香港搬到內地的歷史時刻。老闆賣給我的時候說:「嗱!呢批玩具係最後一批香港生產嘅玩具,賣晒就冇㗎啦!小心啲玩啊!」交談中得知,這間公司在香港的廠房關閉后,所有製造機器很可惜地沒有被保留,如同被遺棄的廢鐵。

我很希望將他的故事傳承落去,所以經過一番思前想後,將這個玩具火車的其中一卡車加入現正於香港藝術館展出的作品《登陸何處》之中,另一個車卡則由我保管好。

我的收藏中歷史最悠久的是一批1940年「British Empire made」牙刷和玩具搖鈴,於2016年從馬爾他的貨倉找回。這個貨倉被遺忘多年,時間定格於1940-50年代,由於街道改名關係,當地經營的家族直到2000年處理遺產時才發現原來這個貨倉屬於他們,這些被遺忘的貨品在70年後重見天日,又再次回到他們的出生地香港。這些出口貨品見證着香港1940年代,未被國際認識時期的製造業歷史,「made in Hong Kong」這個標籤直到1960年代,香港更廣爲人所認識後,才能廣泛使用於出口貨品。

這個光影系列的誕生,一切皆偶然。我的第一份工作是2013年時,在油麻地上海街,記錄家庭式舊鋪的一些點滴。那些店舖大多數都是由第二及第三代傳承而經營,擁有超過四、五十年歷史。訪問期間,看見他們店舖裏的工具、貨品等都訴說着店舖的歷史、行業的發展、甚至整個香港的故事。有一些工具,因為某些手藝已絕跡而變得獨一無二,頓成絕響;我便萌生收集這些店舖貨品和工具的念頭。構思展示方式的期間,發現物件投影在牆上的剪影非常特別,繼而開始創作這個光影系列:一個不會轉動的黑白光影裝置。

同時令我在日後的藝術道路上更大膽與不同的店舖進行簡單訪問與紀錄。我喜歡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我認為這樣除了令我更了解香港,也感受到港人的人情味。簡單一句「食咗飯未」,也能令我感受到家的感覺。

很多時蒐集這些舊物也需要到訪他們所存放的屋邨倉庫,緊密的人際關係令我更容易接觸到老闆,令對方有信心讓我在他的倉庫中搜尋舊物。與連鎖玩具店不一樣,這些倉庫不會定期點算貨品,所以有時能在倉庫搜尋到一些連店主也遺忘了、已存放三、四十年的貨品。

《白雪BB撞香港》

圖片提供:藝術家

《交織風景》

圖片提供:藝術家

Q3. J

你的作品都很具備人性,你認為哪一件作品或哪一次展覽最能代表你?

A3. A

現正於香港藝術館展出的作品《登陸何處》。作品展期由2023年6月至2024年12月;它是一首超時空貨船,承載着4個不同時代香港曾經出口或轉口過的貨品,包括清末時期的青花瓷、茶葉罐、絲綢、韓戰前後的「British Empire made」貨品、香港闖出名堂後的「made in Hong Kong」貨品,以及經濟轉型後的「made in China」貨品。作品為透過當時貨品的剪影,在牆上投影出該年代的城市景觀。

例如以青花瓷及茶葉罐剪影所塑造的港督府、舊香港會和聖約翰座堂;以「made in Hong Kong」貨品剪影所塑造的舊匯豐銀行、水星大廈與終審法院。

這個項目由2022年中開始與香港藝術館討論而成;作品是以現成物製作,當中大部份物品也是「古董」,包括1940至50年代「British Empire made」貨品、1960至1980年代「made in Hong Kong」貨品,以及1980至1990年代的「Made in China」貨品。這些物品都是由10年前(我開始創作這一個光影系列2014時)從世界各地廢棄貨倉、香港本土家庭式舊舖、樣板買賣店舖等搜羅回來所得。每樣物件都是獨一無二、用一件便少一件;搜尋過程與不同人接觸,讓我了解物件背後的歷史和故事,同時讓我對這個城市或社區更有歸屬感、感受到人情味。

我認為歷史塑造當下,如果沒有各個年代不同的歷史事件,不會塑香港現在的模樣。

我希望觀眾能夠從作品中觀察舊物件與牆上所投影的香港景觀之間的關係;例如茶葉罐上的四位數字電報碼透露了其歷史。真實而地道的物件,以幻影重塑出往昔的香港,作為香港不同階段的經濟、政治和民生情況的剪影。

最印象深刻是安裝這個藝術品前,打開木箱的一刻,身邊不同上了年紀的保安、清潔姐姐和工作人員,都對作品上所用的物件有所連繫;有些他們小時候用過、有些是他們見過,令我感到這份作品真的與觀眾有所連繫。他們亦和我分享自己和這件物件,或者該年代的生活故事:例如小時候穿過這種膠花、小時候回家就幫忙做這種組裝工序等。

Q4. J

你的作品予人快樂且充滿童真的感覺,你也希望觀者看到你的作品時有這種感覺嗎?

A4. A

我作品色彩是我的美感,童真也是我性格的一部份,可以從我作品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很正常的。

《咕姑固》

圖片提供:藝術家

Q5. J

未來有計劃嘗試其他創作媒介嗎?

A5. A

未來將會繼續研究光影以及kinetic art 的裝置藝術。

《交織風景》

圖片提供:JCCAC

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