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而言,創作概念與過程比構圖和結果重要。我甚少於作品直接表達個人立場或思想,希望能給予空間讓觀者去詮釋並反思箇中的含意。

梁洛熙

梁洛熙

「所有電子科技共謀造就了一種新的世界——躲貓貓的世界,事件在這裏此起彼落,存續片刻,倏忽即逝。」Neil Postman的《娛樂至死》反映新媒體時代下,社會的一切日漸娛樂化。我們每日花大量時間滑手機、看電視及上網,多少資訊一閃而過,轉眼就忘,這讓藝術家梁洛熙(L4-06)不禁去回想「我到底睇咗啲乜?」,並透過作品記錄他在不同媒體留意到的畫面定格。「睇真啲」!我們的世界豐富得只剩下娛樂。

梁氏曾從事室內設計,其後全職投入藝術創作,並修畢香港中文大學藝術文學碩士課程。他的作品遊走於看見與看不見之間的曖昧,創作媒介多是一些曾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卻在城市急速發展下被淘汰、遺忘的物件,讓大家重新去審視我們習以為常、視而不見的社會風景。

JJCCAC
L梁洛熙
JJCCAC
Q1. J

J: 為何會決定全職投入藝術創作?

L梁洛熙
A1. L

L: 中學時,我曾選修視覺藝術科,後來走向室內設計,但還是想要趁年輕嘗試不同的創作,因此便放下工作,醉心於藝術。由於我當時不是出身自藝術學院,作品難以曝光,於是便把作品照片上載到網上討論區,竟引來不少迴響,並得到傳媒賞識與展覽機會,因而正式走上藝術之路。

《小巴》
香港回憶 | 一毫、木板 | 2021
《小巴》
香港回憶 | 一毫、木板 | 2021
《天際線》
香港回憶 | 一元、木板 | 2021
《MTR》
香港回憶 | 兩毫、木板 | 2022
香港回憶
2021
Q2. J

J: 你是如何選擇創作的物料或媒介?

A2. L

L: 我的創作媒介總是與作品主題掛勾,從而增加故事性,例如以樹葉探討環境保育,用硬幣拼湊香港回憶。香港的兩毫硬幣其鋸齒形狀是世界獨有,而運用它來創作正正映襯著香港獨特的文化、歷史背景。

《鐘樓》

白蘭樹樹葉 | 2018

Q3. J

J: 對於創作你有甚麼看法?又特別關注哪些題材?

A3. L

L: 對我而言,創作概念與過程比構圖和結果重要。我甚少於作品直接表達個人立場或思想,希望能給予空間讓觀者去詮釋並反思箇中的含意。我一直關注所有與香港有關的事物,不論是本土文化、集體回憶,又或是建築與城市發展。

《牆上的紙》

數碼打印 | 2021-2022

《牆上的紙》

數碼打印 | 2021-2022

《我到底睇咗啲乜?》

2021-2022

Q4. J

J: 可以告訴我們更多關於你將在元創方舉行之展覽「我到底睇咗啲乜?」的內容嗎?

A4. L

L: 《我到底睇咗啲乜?》這系列作品源於我發現自己每日都花超過三小時滑手機及上網,但又總是想不起來到底看了甚麼。於是便把膠片置於電視和電腦屏幕上,隨節目不停播放用麥克筆把看到的顏色塗抹於膠片,直至整塊膠片被填滿,形成一幅抽象畫。

其後我選擇定格在近期比較熱門、被受關注且出現次數最多的畫面,例如香港人氣男子組合Mirror成員姜濤、女飛魚何詩蓓、ViuTV節目《膠戰》、YouTube頻道「試當真」、電影《奇異博士2》、Netflix劇集《魷魚遊戲》、日本動漫《鬼滅之刃》、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見記者的新聞等,並改用漆油筆把這些元素具象地畫下來,一層疊一層的像拼貼畫,讓觀者自行解讀。

接下來我亦會直接於回收/二手攤買回來的電視、電腦及手機屏幕上作畫,並打算於展覽期間作即場示範,令大家可以了解我的創作過程和日常生活。我希望透過這次展覽呈現現代人對於電子產品及新媒體的過度依賴,我們不但讓它們控制了資訊傳播,更盲目又麻木地靠它們娛樂自己。

《我到底睇咗啲乜?》
2021-2022
《我到底睇咗啲乜?》
2021-2022
《我到底睇咗啲乜?》
2021-2022
《我到底睇咗啲乜?》
2021-2022
《我到底睇咗啲乜?》
2021-2022
Q5. J

J: 在創作的過程中你有沒有甚麼發現?

A5. L

L: 為了創作,我每日定時收看不同電視台及網上媒體,這讓我發現娛樂節目的畫面轉換速度飛快,因此能吸引眼球,相反新聞節目則多數長時間定格於同一畫面。我亦留意到平日電視台會播放比較多財經等資訊性節目,週末則相對合家歡。從電視節目也可以觀察社會現象,像ViuTV離不開Mirror,而無綫電視翡翠台下午時段總是播放卡通片。

Q6. J

J: 你認為大眾媒體對人民的思想存在著怎樣的影響?

A6. L

L: 哲學家Martin Heidegger曾對大眾媒體作出批判,並探討電視與廣告牌在未來如何影響思維,科技又如何掌控人類。我認為當人們不斷重複看到同一事物,便會自然而然追隨當中的資訊,這某程度上也算是一種洗腦。

我曾製作一系列作品名為《牆上的紙》——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我把照片重複上載及下載數十回,照片的解像度因而愈變愈低,藉此反映社交媒體不斷發放大量資訊,卻讓我們對事情的記憶及印象變淡,並把焦點模糊,令人難以看見原貌。

《香港的文字地圖》

墨水紙本 | 2021

Q7. J

J: 未來有沒有甚麼計劃?

A7. L

L: 雖然現實因素使藝術創作變得艱難,但未來我的創作重心仍然會圍繞香港,亦希望繼續探索不同的物料與媒介。

《香港的文字地圖》
墨水紙本 | 2021
《香港的文字地圖》
墨水紙本 | 2021
《香港的文字地圖》
墨水紙本 | 2021
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