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頌聞
「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繪畫也是自我療癒的方法。」

李婉說
「藝術給了我自信,表達能力也因而增強。」

 

 

李婉說
周頌聞

因繪畫而結識,藝術家周頌聞和李婉說同樣愛觀看自然景色,活用不同顏色,去展現藝術姿色,合夥成立的工作室亦因此命名為觀色研究所(L5-04)。

周頌聞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士課程,李婉說則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台及製作藝術學士(榮譽)學位。從她們的「水石觀」,你會看到骨與水,形態的融合;樓與石,型格的結合。

 

JJCCAC
C & L周頌聞 & 李婉說
JJCCAC
Q1. J

你們是怎樣認識對方?

 

A1. C & L

C: 我和婉說是在畫室筆加思索(L4-09-10)認識的,從中學開始就一起上畫班。

L: 雖然我們的畫風與創作概念大相逕庭,但其實喜歡的東西倒算類近。創作時,也會互相交換意見。

 

C & L周頌聞 & 李婉說
Q2. J

藝術對你們的意義和影響……

 

A2. C & L

L: 小時候,我非常文靜,就如我的名字(婉說)一樣,說話委婉。藝術給了我自信,表達能力也因而增強。

C: 繪畫能讓我打開心扉並抒發情緒,所以作品多是表達和記錄我的內心感受、成長經歷或心路歷程。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繪畫也是自我療癒的方法。

 

《回憶系列(一)》

周頌聞 | 混合媒介布本 | 2020

 

《紅》

李婉說 | 油畫布本 | 2019

 

Q3. J

你們對哪些藝術範疇或媒介特別感興趣?中間有沒有甚麼轉變?

 

《倒影(二)》

周頌聞 | 混合媒介布本 | 2020

 

A3. C & L

L: 我本身主修舞台佈景及服裝設計,但設計項目需要與不同的人合作,限制比較多。我嚮往自由創作,加上繪畫根底較扎實,因此畢業後,便轉而成為繪畫導師及藝術家。

學習西洋畫多年,為求增進自己,我便師從香港著名嶺南畫派大師黎明學習國畫。目前創作範疇主要包括水墨畫及油畫。

C: 從小到大我只會繪畫,喜歡把複雜的概念圖像化,因此一直専注於西洋畫及概念藝術。

 

理想的桃源

李婉說 | 水墨設色紙本 | 2020

 

Q4. J

如何將中、西繪畫的各種技巧或色彩融合舞台設計的繪圖美學?它們之間有何共通點或協同作用?

 

A4. L

L: 舞台設計與純藝術雖然有一些差別,但從中得到的技巧和美學觸覺能應用到繪畫之上。例如粵劇的舞台設計其實就是立體化的國畫,舞台透過燈光製造空間和效果,像國畫一樣會「留白」。

西洋畫比較注重顏色上的變化,傳統國畫則側重於線條,色彩相對單調。在兩者的影響之下,我在處理國畫時會融入西、日式色彩的碰撞;而在畫西洋畫時又會多了國畫運筆技法的那份寫意。

 

Q5. J

作品為何圍繞水這個元素?又如何呈現生死這些命題?

 

A5. C

C: 我喜歡觀察水的不同形態與其産生的畫面,從水可以領悟很多人生哲理。當年畢業展的作品,我嘗試透過連綿的骨與水展現生命的延續性,畫布卻選擇像棺材的長條型。即便要表達的主題是沉重的,我都想以色彩繽紛的手法呈現,因為生命不只一種顔色,由此也希望顛覆觀眾對骨頭與死亡之間固有的概念。

 

《水滴石穿(一)》

周頌聞 |《水滴石穿(一)》| 合媒介布本 | 2019

 

Q6. J

可以告訴我們更多關於你們將在元創方舉行之聯展「水石觀」的內容嗎?

 

A6. C & L

L: 這次展覽其中一系列作品參考了香港的樓盤廣告,取其誇張的用色和名字(例如《逸涓》和《曨霄》,以及同一系列的另一幅作品名為《曉崖盛世》),結合國畫的山石,形成「樓石」。我亦偷偷將人藏於其中,因為很多樓盤廣告都以人/家為賣點。畫作嘗試畫得比較仔細,希望可以更具象、清晰地顯示樓宇結構和設計。除了畫作,展覽亦會展示相關的模型創作。

C: 我展出的一系列作品以不同形式將骨與水的形態融合,畫面搶眼,介乎於自然與非自然的狀態,但儘量不過於抽象,希望能吸引觀眾去細看。

 

《曉崖盛世》
李婉說 | 水墨設色紙本 | 2018
《水》
周頌聞 | 混合媒介布本 | 2020
《倒影(一)》
周頌聞 | 混合媒介布本 | 2020
Q7. J

為何會想到把假山石、盆景和香港樓盤合併為創作主題?

 

A7. L

L: 小時候,我喜歡儲小擺設,對家的設計亦充滿幻想。後來讀舞台設計,學會製作模型,發現能透過它把理想中的景致創造出來。在設計中式舞台時,我會參考園林建築,因園林和盆景往往是大自然的縮影。古人將對大自然的思念化作山水畫與盆景,我則想把都市人現實的慾望變成作品,因此有了結合假山石和樓盤的創作概念,讓「石」充斥著物慾的形象,產生有別於傳統的觀感。

 

Q8. J

對你來說,骨與水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係?

 

A8. C

C: 骨為人類最根本、不變的形態,而水則多變,倒影反映的情景分秒在轉換。透過骨與水,我嘗試展現人與外在環境之間的關係。究竟是外在環境塑造一個人的性格,還是人的行為在影響外在環境?我們又是否能改變世界,還是只能妥協?這值得探討。

 

《御峽灣》、《逸涓》
李婉說 | 水墨設色紙本 | 2018
《印象》
周頌聞 | 丙烯布本 | 2017
究竟是外在環境塑造一個人的性格,還是人的行為在影響外在環境?我們又是否能改變世界,還是只能妥協?這值得探討。

 

 

Q9. J

未來有没有甚麼想要挑戰的?

 

A9. C & L

L: 雖然繪畫是最熟識的媒介,但像「樓石」這系列,立體比起平面更接近我想要表達的概念,因此未來我會進一步鑽研雕塑。

C: 我會想要挑戰更大型的創作,因為大畫看起來更震撼,而我亦可以毫無保留地盡用空間暢所欲言。

 

《曨霄》草圖

李婉說 | 鉛筆紙本 | 2017

 

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