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之物無法盛載精彩的歲月痕跡。」

陳景朗(L6-05)

陳景朗

陳景朗(L6-05)的創作多以油畫為主,並常透過其作品去回應與歷史、社會現象、生活狀態、全球苦難和個人經歷有關的議題,展現不同存在狀態。引用陳氏自述,「畫作反映著一種潛意識,但同時亦呼應現實。」

《結》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Q1. J

你的作品中常見日常中比較不起眼的景物或枯萎的植物,繪畫這些場景有特別原因嗎?

A1. K

在觀察這些景物和植物時,彷彿看見一些身影或記憶的痕跡。他們的形狀、質感與經歷總會觸動我去想一些事情。那種感覺很強烈,直覺告訴我這很重要,心想一定要畫下來。

Q2. J

作品中常見各種路面告示元素(如交通錐、紅綠燈、封鎖線、安全路牌等),是否想帶給觀者甚麽訊息或感覺?

A2. K

這些符號出現在畫面裡時,原本的功能已經失去,只保留部分的特質和象徵。可以是警示、拒絕、規定等意味,亦可能因其型態和角度構成一些場景與故事,又或者潛意識反映着一些爭扎……我認為觀眾可以有自行詮釋的空間和感受,是藝術有趣之處。

《床(二)》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骯髒的手與白布》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Q3. J

繪畫油畫的過程中,你有專屬的小撇步嗎?最困難的步驟又是甚麼?

A3. K

我較為注重作品用色和展示效果,因此對工作環境的光線有要求。加上主要於晚上作畫,射燈對我來說是工作室的關鍵設備。另外,在畫作表層乾透(touch dry)後,我喜歡以吸油(oiling out)的技法,用於需要改善的部分,調節其色澤與亮澤度。整個工序需要非常小心,油份不可過多過厚。須反覆進行細微的工序直至效果理想,過程漫長,較考驗耐性。

Q4. J

你以人為主體的作品中多見描繪手部,你是否想通過「手」説些甚麽?

A4. K

不單是「手」,其他關於人的元素間也中會在作品出現。在畫作中這些元素原本的身份會被改變或提取,成為具指向或聯想成分的意象,結合畫面希望能帶出關於人的訊息與共鳴。

《鐵欄》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滑梯》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根》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Q5. J

你的作品充滿對事物細節的描繪,生活中你是否也常從細節找到創作靈感?

A5. K

我認為作品會直接反映藝術家本人的特質,包括其性格、情緒、思想和經歷等。我不太習慣刻意向外尋找靈感,反而覺得細味生活、社會人間百態可能會較自然;受情境、事物所觸動那些時刻就是開端。對我來説創作是向內挖掘和反思的過程,畫作則盛載過程提煉出的精華。

《氧化的擁抱》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單車》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