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是念舊,更是認爲所愛的美好事物不會變舊;凡事只要有價值就能留下來。」

周小某

周小某

周小某(L7-08)為獨立漫畫人/陶藝人/廣彩傳承人/策展人/無定向多方位百足型創作人。

於2010年畢業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與香港藝術學院合辦之純藝術學位課程,主修陶瓷。曾出版多本獨立漫畫,並成立「原圈」以推廣原創漫畫同人出版文化,曾主辦活動包括《香港原創誌交流展》、《獨讀》等。近年作品傾向敘事式地以陶人及彩繪表現世界觀。2020年開始研習廣彩工藝,試圖將漫畫分鏡語言運用在廣彩上。

《她們的提親圖》
2021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Q1. J

多種創作媒介你皆有涉獵,漫畫、版畫、陶藝和彩瓷中對你而言最具挑戰是哪一樣?

A1. S

我覺得目前仍在學習的「廣彩」瓷最具挑戰,其他媒介相對在技術上包容度較高。「廣彩」對線條精細度的要求相當嚴格,才能達至細緻密麻的效果。

Q2. J

由「廣彩」(廣州織金彩瓷)發展出「港彩」(香港彩瓷藝術文化),你自身如何理解兩者在內容主題和呈現手法上的相似及相異之處?

A2. S

「港彩」是延伸自「廣彩」的分支之一,因此大部分物料、工藝和圖案皆與「廣彩」相通,卻有其獨特地域文化符號,以及西方風格元素。

對於當代的「港彩」創作而言,最重要是把握香港人的日常觀察和精神,創造傳統紋飾以外的新花樣,為「港彩」譜寫新章。

《雞公斗篷》
2023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無人之境》
2013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Q3. J

最喜歡甚麽「廣彩」的傳統設計圖案或飾紋?「廣彩」創作最困難是哪個步驟?

A3. S

傳統圖案中我最喜歡八角錦;雖然繪畫費時,但過程非常治癒。

「廣彩」困難之處是要畫出超精的細線條,需透過持續研磨顏料、摸透顏料狀態、保養毛筆、手部練習、身體狀態等多項配合才能成功……我目前還在努力修煉中。

Q4. J

受到甚麽啓發開始將插畫及漫畫元素與彩瓷結合?

A4. S

我修讀陶瓷前已對繪畫漫畫有興趣,畢業後好幾年時間主力創作獨立漫畫,而創作漫畫的過程和學習陶瓷的經歷一直沒有直接關聯。

後來輾轉接觸到「港彩」工藝,發現這媒介一方面能將繪畫和陶藝結合,另一方面也和香港的故事和演變有緊密聯繫;因此決定持續進修,希望在漫畫和彩瓷之間尋找屬於自己的一套語言。

《和龍一起的休日》
2024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夏眠》
2023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捏造二重身》
2018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Q5. J

你的創作在揉合傳統工藝技法和當代流行文化元素方面,如何拿捏比重?有否因結合兩者而受到批評?

A5. S

我的「港彩」老師Betty對我們寄予傳承的厚望,因此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主力研習傳統紋飾及工藝;另一方面在「廣彩」的基礎上彩加入當代元素,也是進行「港彩」文化傳承的重點,因此兩者並行探索是我們目前的方針。

我認為在作品上拿捏平衡存在困難,畢竟當代的審美觀和價值觀,與「廣彩」最盛行的時代已迴異;有些當年的吉祥符號直接套用到當代已不合時宜,但也正是這些符號編織了廣彩最特色的豐富構圖。

我目前還在探索中,也希望更多人認識和探索「港彩」,一同譜寫出屬於這個時代的「港彩」風格。

《遊枝散策》
2023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慵懶蔬菜員》
茶杯
2024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