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某
多種創作媒介你皆有涉獵,漫畫、版畫、陶藝和彩瓷中對你而言最具挑戰是哪一樣?
我覺得目前仍在學習的「廣彩」瓷最具挑戰,其他媒介相對在技術上包容度較高。「廣彩」對線條精細度的要求相當嚴格,才能達至細緻密麻的效果。
由「廣彩」(廣州織金彩瓷)發展出「港彩」(香港彩瓷藝術文化),你自身如何理解兩者在內容主題和呈現手法上的相似及相異之處?
「港彩」是延伸自「廣彩」的分支之一,因此大部分物料、工藝和圖案皆與「廣彩」相通,卻有其獨特地域文化符號,以及西方風格元素。
對於當代的「港彩」創作而言,最重要是把握香港人的日常觀察和精神,創造傳統紋飾以外的新花樣,為「港彩」譜寫新章。
最喜歡甚麽「廣彩」的傳統設計圖案或飾紋?「廣彩」創作最困難是哪個步驟?
傳統圖案中我最喜歡八角錦;雖然繪畫費時,但過程非常治癒。
「廣彩」困難之處是要畫出超精的細線條,需透過持續研磨顏料、摸透顏料狀態、保養毛筆、手部練習、身體狀態等多項配合才能成功……我目前還在努力修煉中。
受到甚麽啓發開始將插畫及漫畫元素與彩瓷結合?
我修讀陶瓷前已對繪畫漫畫有興趣,畢業後好幾年時間主力創作獨立漫畫,而創作漫畫的過程和學習陶瓷的經歷一直沒有直接關聯。
後來輾轉接觸到「港彩」工藝,發現這媒介一方面能將繪畫和陶藝結合,另一方面也和香港的故事和演變有緊密聯繫;因此決定持續進修,希望在漫畫和彩瓷之間尋找屬於自己的一套語言。
你的創作在揉合傳統工藝技法和當代流行文化元素方面,如何拿捏比重?有否因結合兩者而受到批評?
我的「港彩」老師Betty對我們寄予傳承的厚望,因此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主力研習傳統紋飾及工藝;另一方面在「廣彩」的基礎上彩加入當代元素,也是進行「港彩」文化傳承的重點,因此兩者並行探索是我們目前的方針。
我認為在作品上拿捏平衡存在困難,畢竟當代的審美觀和價值觀,與「廣彩」最盛行的時代已迴異;有些當年的吉祥符號直接套用到當代已不合時宜,但也正是這些符號編織了廣彩最特色的豐富構圖。
我目前還在探索中,也希望更多人認識和探索「港彩」,一同譜寫出屬於這個時代的「港彩」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