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本手工書都是獨一無二的,我視它為創作而非設計。

許維倫 & 蘇麗平

許維倫
蘇麗平

一本書的誕生,除了作者本身,還牽涉眾多專業層面,由編輯到裝幀,印刷到裝訂,都是一門門學問。下次當你拿起一本實體書,不妨用心留意它的用料,嘗試解讀其封面,並仔細品嚐文字與視覺語言天衣無縫的配合,這裡裡外外也是書籍設計師的心血。

先後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系(浸大視藝),其後分別到德國及荷蘭進修,視覺設計師蘇麗平與視覺及聲音藝術家許維倫合辦工作室mmmmor studio(L7-04),專注於紙本藝術創作,並透過作品探討語言、歷史和個人身份的消失。

JJCCAC
H & S許維倫 & 蘇麗平
JJCCAC
Q1. J

J: 你們是怎樣認識對方?

 

 

 

 

 

 

 

 

H & S許維倫 & 蘇麗平
A1. H

H: 我們是多年前在籌備視障人士相關的攝影展覽時認識的,那是我們第一次合作,我負責統籌,她負責設計。其後我們成為了浸大視藝院同事,為藝術家黃淑琪策劃的《可以居—白沙澳鄉》之創作團隊的成員。這個藝術及研究項目由察訪到出書歷時兩年。

 

 

 

 

 

 

 

 

《可以居——白沙澳鄉》

書籍設計、封面設計、攝影 | 2015

 

 

 

 

 

 

《可以居——白沙澳鄉》

書籍設計、封面設計、攝影 | 2015

 

 

 

 

 

 

Q2. J

J: 書作為紙本藝術對你們的吸引之處是甚麼?各自專注於哪些範疇,又如何互相配合?

 

 

 

 

 

 

A2. H & S

H: 書本相對於其它藝術媒介有較大的流通性、靈活性和時間性,可以廣泛流傳,亦不會被時間和空間所局限,這是它的魅力所在。

S: 每本手工書都是獨一無二的,我視它為創作而非設計。我曾從事文學雜誌《字花》的美術設計,因此比較善長處理文字,而維倫的專長則是圖像,但我們多數會一起構思概念、討論內容、測試物料及執行項目,著實沒有明確的分工。

 

 

 

 

 

 

《文學圖鑑》字花第47期
文字設計與排版 | 2014
《文學圖鑑》字花第47期
文字設計與排版 | 2014
《文學圖鑑》字花第47期
文字設計與排版 | 2014
Q3. J

J: 維倫,為何會選擇《中國近代史》(The Rise of Modern China)作為創作內容?

 

 

 

 

 

 

《中國近代史 (2018)》

藝術家出版 | 2018

 

 

 

 

 

 

A3. H

H: 《中國近代史》的英文原版於1970年在美國出版,曾是本地中學教科書之一。2001 年,香港出版繁體中文版;2008 年,內地出版同名簡體中文版。然而,簡體版本中,有超過二百頁的內容被刪除,我便以此為題材,對照原版找出刪掉的部分,以人手慢慢地逐字或逐行「抹掉」,只留下公曆年份,再於2018年重新出版這二百頁「被審查」的歷史,希望引起大家的反思。於是作品的釘裝亦故意以黑紗布膠封書脊,彷彿書衣被撕掉,帶出不完整的意味。

 

 

 

 

 

 

《中國近代史 (2018)》

藝術家出版 | 2018

 

 

 

 

 

 

《中國近代史 (2018)》
藝術家出版 | 2018
《中國近代史 (2018)》
藝術家出版 | 2018
《中國近代史 (2018)》
藝術家出版 | 2018
Q4. J

J: Somely,可以分享你在德國老牌書籍釘裝公司 Buchbinderei Mergemeier 學習傳統手工製作書籍的經歷嗎? 如何看待實體書的前景?

 

 

 

 

 

 

A4. S

S: 當初為了自我增值決定到德國的美茵茲讀碩士,那城市正正就是第一本活版印刷書籍——《古騰堡聖經》誕生之地,因此印刷廠、裝訂公司林立。他們的手工書可以短時間製作一百本之多,好奇心驅使下,我便進了其中一間公司工作了半年。從中獲得的除了各種釘裝技巧,還了解到不同紙張的特性。

在德國,書籍裝訂和修復是一門專業,相比起香港印刷和裝訂通常「一站式服務」,他們更人性化、客製化,彈性亦較大。

電子書剛盛行時,大家一直討論它會否完全取代實體書,現在看來只是印量減少,實體書變成貴精不貴多的收藏品。網絡普及,資訊傳播雖然便捷,但同時能輕易被篡改。相反,實體書一旦發行,要更正亦只能再版,出版物不會消失得不留痕跡,資訊來源亦更容易追溯,因此它無法被取替。

 

 

 

 

 

 

 

 

Q5. J

J: 可以與我們分享《可以居》一書在設計和編排上的巧思嗎?

 

 

 

 

 

 

 

 

《可以居——白沙澳鄉》

書籍設計、封面設計、攝影 | 2015

 

 

 

 

 

 

 

 

 

 

 

 

 

 

 

 

 

 

 

 

A5. H & S

H: 《可以居》包含了村民的口述歷史、文件和舊照片,以及參與藝術家的插畫和攝影作品,詳細記錄保存下來的西貢客家村落白沙澳鄉。村落沿河流興建,因此封面以反面印刷和壓紋的方式呈現河流的鳥瞰圖。

S: 這本書是雙語的,為了方便閱讀,英文選擇以插頁的形式編排於篇章之間。裝訂方面,有別於一般精裝書會突出封底,我們把它製作成與內頁平排,更顯工整。

 

 

 

 

 

 

 

 

《可以居——白沙澳鄉》

書籍設計、封面設計、攝影 | 2015

 

 

 

 

 

 

 

 

 

 

 

 

 

 

 

 

 

 

 

 

Q6. J

J: 還有哪一些項目你們特別深印象或感興趣?

 

 

 

 

 

 

 

 

A6. S

S: 引用美國流行歌手Lady Gaga作為新時代女性主義的象徵探討性別流性與性解放,《卡卡女性主義》一書的封面,我們運用了半透明書套和刮刮卡式的設計,「遮掩」部分書名和關鍵字,讓讀者自行選擇是否刮去色塊「暴露」原貌,從而產生互動。這靈感源自於女神卡卡的音樂錄像《Telephone》,當中她穿着透視裙並以膠帶遮蓋乳頭的造型。

我一直對語言與設計之間的關係感興趣。在外地總會看到一些包含中文字的海報,有些顯然是外國人設計,我在想究竟設計師是否真的能夠設計或排版他們不懂的語言,即便現在有很多即時翻譯的軟件。因此碩士時,我作了相關研究,嘗試以希伯來文來作字體和書籍封面設計,並邀請來自以色列的設計師朋友品評。雖然結果發現不懂語言並不影響設計效果,但我還是認為需要了解內容才能得出合適的設計。

H: 書籍和影像之外,我對聲音略有研究,主要探討聲音如何用以劃分領域或強化國族身份認同,例如:球賽前播放國歌、於北韓邊境播放韓國流行音樂、商場用高頻聲效趕走年青人等。

我在荷蘭時亦創作了《Affirmative Resonance》,透過拍掌這個動作象徵不同場合下的個人與集體身份認同。例如當我見到在香港回歸儀式上,中國國旗升起後響起漫長的掌聲,我便只聯想到在史太林時代,有說官員總拍掌不斷只因不敢停止。

 

 

 

 

 

 

 

《卡卡女性主義》
書籍設計、封面設計 | 2019
《卡卡女性主義》
書籍設計、封面設計 | 2019
Desginnonnatively – Design in a Language you Cannot Speak
蘇麗平 | 獨立出版、研究論文 | 2017
Desginnonnatively – Design in a Language you Cannot Speak
蘇麗平 | 獨立出版、研究論文 | 2017
Affirmative Resonance
許維倫 | 聲音和錄像 | 2018
Affirmative Resonance
許維倫 | 聲音和錄像 | 2018
書本相對於其它藝術媒介有較大的流通性、靈活性和時間性,可以廣泛流傳,亦不會被時間和空間所局限,這是它的魅力所在。

 

 

 

 

 

 

Q7. J

J: 未來有没有甚麼新計劃?

 

 

 

 

 

A7. H & S

S: 我們正着手研究一些失落的語言(如:女書),結合消失中的裝訂方法去製作一系列手工書。

H: 其實手工書和某些語言(如:愛爾蘭語)會式微,原因都是因為經濟效益的考量。工業式印刷可量産,手工書高成本不符合經濟效益,所以被淘汰。就如大部份人選擇學英語或普通話,也是基於工作前景的考量。

 

 

 

 

 

 

 

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