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對我來說則是心靈的出口。

錢銀笑

 

錢銀笑

有些人喜怒哀樂全寫在臉上,有的卻是深藏不露,但其實人的一舉一動,畫家的一筆一畫,或多或少都會反映其情緒。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曾獲得「馮永基教授中國繪畫創作獎」,新晉藝術家錢銀笑(L5-19)透過水墨探視多變的情緒和思緒,造就她獨特的「情緒風景」與「第二度山水」。

 

JJCCAC
S錢銀笑
JJCCAC
Q1. J

為甚麼會選擇成為藝術家?

 

S錢銀笑
A1. S

讀書時,我曾參與校園藝術大使計劃,接觸過不少藝術家,例如「蛙王」,但那時候對於成為藝術家還是感到很遙遠。後來,在浸大修讀藝術,漸漸增強了對創作的信心,並一步一步走到這裡,終於擁有自己的工作室。

 

《鬱 I》、《釋》

水墨及塑膠彩紙本 | 2019

「鬱 I」 和「釋」為畢業展作品,以一組形式展示並取得馮永基教授中國畫創作奬。展現由起初的「存在」命題和 加入關於「痛」的經歷,到最後意識到一直糾纏於自身的混沌,以呈現的箇中過程。

 

Q2. J

水墨與你的關係……

 

A2. S

我與水墨的緣分始於大學二年級,管偉邦導師看過我的實驗性水墨作品後認為我具潛質,我便決定以此作主要創作媒介。其實我一直都喜歡水性物料,因液體靈活流動的性質恰好能表達情緒和思緒的浮動,而我的作品亦多以自身情感出發,從內而外,展現心靈、時代與環境的混沌和轉變。

 

Q3. J

水墨創作於你是隨意即興,還是深思熟慮的?

 

A3. S

創作前,我會梳理思緒並得出一個大方向或框架,確保作品能夠呈現想法和層次。下筆時,少不免憑感覺、隨心而行。因此,兩者皆是。

 

《鬱 I》

水墨及塑膠彩紙本 | 2019

 

《鬱II》

水墨及塑膠彩紙本 | 2019

 

Q4. J

你的作品與傳統國畫有何相似及相異之處?

 

A4. S

傳統國畫對大自然帶有一分崇敬,傾向把情感隱藏在寫實的山水背後,比較含蓄壓抑。大自然對我來說則是心靈的出口,我會把我的生活感受以抽象方式直接地呈現於畫中,情緒往往走在前面,形成另一番風景。

雖然表面上我的作品好像完全脫離傳統,但有觀眾告訴我畫面隱約可見山水景象,我想這可能與我經常鑑賞國畫有關,傳統的構圖和形象已深植大腦成為慣性記憶,創作自然無意帶有「山水」的影子。

 

Q5. J

如何將不同物料與墨結合?當中有沒有甚麼有趣的發現?

 

《心花怒放》

水墨及混合媒介紙本 | 2017

 

A5. S

以《心花怒放》為例,我將乾花結合水墨的潑墨技巧,製造出不同層次。畫面上,乾花像石頭,阻隔水的流動。有趣的是顏料隨乾花泛黃,情感如同植物一樣會隨時間變化或消逝。其後的《鬱》系列則單純是水墨與塑膠彩的結晶。其實我比較早接觸塑膠彩,對它尤其熟悉,因此會想要融合兩者達到中西合璧、新舊交融。

最近,我亦嘗試於作品中加入書法性之線條,《城市中的寂寞》*就是其中之一。作品的靈感來自去年暑假我到比利時和奧地利作交換生時旅途上的讀物《看不見的城市》及我的日常記錄,我把這些像散文的短句整合後放到作品之中,頓添詩意。

 

《城市中的寂寞》

水墨及混合媒介紙本 | 2020

 

Q6. J

可以告訴我們更多關於你將在元創方舉行之個人展覽「遊走於荒野中」的內容嗎?展覽海報上的碎片是……

 

A6. S

展覽除了展示《心花怒放》及《鬱》系列,也會讓大家看到展覽海報主視覺原圖剩下的部分。展覽海報上的碎片是我親手從作品撕下的一角,最初的想法是希望海報不只是印刷品,而是真的佔有作品的一部分。有趣的是撕下數片後,剩下的畫作竟是山的形態,正好呼應其它作品中隱藏的「風景」。

我想要表達的是人經歷了各種洗禮後,原本的觀念、價値可能會磨滅,或被打破成碎片,逐少逐少地失去,變得不完整,但誰又會醒覺?

 

「遊走於荒野中」展覽海報主視覺(碎片)

2020

人,經歷了各種洗禮後變得不完整,就如這些碎片。而我們會醒覺自身失去了甚麼嗎?

 

「遊走於荒野中」展覽海報主視覺(原圖)
2020
「遊走於荒野中」展覽海報主視覺(撕後之山)
2020
Q7. J

為何會想要透過作品探討「存活形態」?

 

A7. S

某年回內地探親的時候,我在閱讀大江健三郎的《為什麼孩子要上學》,慢慢開始認識存在主義,並嘗試往這個方向探究和創作。哲學與藝術相似的地方是它們都沒有標準答案,大家可以自行解讀。我認為人生就是不斷尋找答案,最後是否找得到並不重要,因為過程中已為自己創造意義。

 

Q8. J

對於作品和人生,你會追求完美嗎?

 

A8. S

創作對我來說不是追求一個完美的結果,而是提供一個框架引起思考和討論,並帶來共鳴。我的作品如人一樣充滿稜角。在凹凸不平、不可預期的人生裡,你會發現驚喜。

 

《刺》

水墨及混合媒介紙本 | 2018

「刺」在2019-2020香港多處的“I am period positive”展覽中展出 – I am period positive作品展覽作品選,香港

 

《鬱II》、《 虛浮》

水墨及塑膠彩紙本 | 2019
水墨及混合媒介紙本 | 2017

「虛浮」和「鬱 II」在2019年的“TAKE 1”展覽中展出 – TAKE 1, 季豐軒畫廊

 

要叮囑自己保持少年的心態,對未來抱有好奇和憧憬。

 

 

Q9. J

可以與我們分享你對於自己的工作室和未來計劃的一些想法嗎?

 

A9. S

對於能夠在JCCAC設立工作室,我感到幸運。相比工廈,藝術村的氛圍讓我更容易投入創作,亦較方便大眾來參觀我的工作室。工作室命名為少年谷,是要叮囑自己保持少年的心態,對未來抱有好奇和憧憬。這個「谷」既是我逃離煩囂、專心創作的「獨家村」,也是與同好作思想交流的小角落。

水墨創作之外,我亦有繪畫插畫,例如「井頭人」系列。我為這個角色製作了一些明信片,打算在市集期間派發,並與世界各地的陌生人交換。此外,在非牟利機構工作,我曾籌辦社區藝術和藝術治療相關的活動,希望未來可以繼續透過藝術接觸和連繋不同背景的人。

*作品捐贈予相信愛基金作慈善義賣。

 

「井頭人看世界」JCCAC藍牆展覽

2019

 

最上